词组 | born |
释义 | ■ born1) 按照常理,“诞生”本来应该是个自动的动词。但是,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理解。中文、法文、西班牙文等理解为自动,英文、德文等则理解为被动(当然也有道理,因为婴儿不可能有主动的行为,只能是被母亲分娩下来)。附加说明诞生的状况,通常使用一般过去时 was (were) born,但是简单指出诞生这一事实,或者累计迄今的诞生人数时,可以用现在完成或过去完成时。
如果不用被动语态而用主动语态,现在完成时或过去完成时 bear 的过去分词就不是 born 而是 borne。
同样,在被动语态中,如果用 by 提及生母是谁,过去分词也用 borne 而不用 born。
但:
2) 诞生的日期、地点,用的介词同使用其他动词时用的相同,但是诞生的家庭和父母,使用的介词是中国人不大习惯的 into(家庭)和 to(父母)。
如果重点是说某人父母的社会状况,则用 of。
正式婚生的是 born in wedlock,非婚生的是 born out of wedlock。同父母婚姻的次数相联系,第二次结婚所生,是 born to the second marriage。 3) 动词的现在完成时,通常表示新知信息,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新知信息重心正落在动词本身上面。如果该动词本身所指的动作或事件已经是已知信息,新知信息的重心不在此而落在其他成分上,就不要用现在完成时,而改用一般过去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to be born 这个动词,它几乎总是用一般过去时 (was born, were born),只有少数特殊情况下才用现在完成时 (has been born)。原因就是:只要一说某人,他的“出生”这件事件就必然是已知信息,只剩下“何时”出生、“何处”出生、出生在“什么人家”等成了有待提供的新知信息。如果不提供这些新知信息,只光秃秃地说 He was born,就是把已知信息拿来“炒冷饭”;如果说 He has been born,就是把一个现有的人必然有的出生一事当作新闻。这些都是荒谬的。唯有在 He was born 的基础上加上 in 1976,或是再加上 in Chicago,再加上 into a Catholic family 之类的新信息,句子才有存在的价值。至于把“出生”作为新闻,则当然可以用现在完成时。
有个别风趣的成语,用了 have not been born 的时态,但同现实生活的常用说法有距离,不足为训。
但是,新旧信息之间的界限,往往不是黑白分明的。有时候“动词+状语”可以加在一起当作新信息(而不是动词作旧信息,状语作新信息)。如果说话的人持这样的观点(尤其是着重这个信息对当前的重要性),to be born 在谓语中也可以采取现在完成时。
目录 |
随便看 |
|
英语用法大全包含2228条英语用法指南,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文词汇及语法点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