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英文词组:

 

词组 extraposition in Chinese(汉语的外位语)
释义
extraposition in Chinese(汉语的外位语)     

【问】 请讲一讲汉语外位语的实质及其与翻译的关系。

【答】 如果宾语表达的是已知的确定的事物,我们还可把它搁在句首,充当外位语,然后在它的本位上用代词来代替代它。

1.小王我一共给了他五十块钱。

2.这位教授我曾经帮他整理过稿子。

3.这把刀我用它切肉。

4.十七八岁的娃娃,教他们啃《资本论》、《反杜林论》。(毛泽东)

5.任何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货色,应该使它在市场上销售困难。(毛泽东)

6.对于热爱祖国的人,我们是热烈欢迎他们的。

7.对于家庭琐事,又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管它。

从这些例句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充当宾语的外位语所表示的都是有定的事物:或者是上文已经谈到,或者是特指的,或者是周遍性的。外位语中大都含有“这”、“那”、“这样的”、“我们的”、“任何”、“一切”这样一些具有确定作用的词语。它们表明,占据主位位置的外位语常常表示已知信息。因此,可以把它们看作是话题,即谈话的出发点,陈述的对象。有的语法学家确认了外位语的这个特征,便索性把它叫做主语(当然,带有“对于”的外位语除外)。有趣的是,表示未知的不确定事物的词语不能用作外位语。例如,我们不能说:“两个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它们。”“一台电视机,我们应该买它。”

关于外位语的语用问题,吕叔湘先生等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采用外位语“或是由于消极的原因,这个成份比较长,放在本位上嫌笨重;或是由于积极的原因,要使这个成分突出,或是便于和上下文联络;多半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语法修辞讲语》,P.216)张今等人也持有这种“外位语突出论”的观点:“利用外位法,叫所要突出的成分向外位位移。”(《英汉比较语法纲要》,P.236)我们认为这种“外位语突出论”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至少就充当宾语的外位语来说是如此。语言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H.Paul曾经对德英两种语言里的外位语的本质作过阐述:“采用外位语就是为了消除心理主语与语法主语之间的矛盾……如:He thatcan discern the loveliness of things,we call him a poet.”①他所说的心理主语就是“在说话者(思考者)的意识中一开始就有的观念的总和……”,看来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主位或已知信息很近似。我们认为Paul的阐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

认清了汉语外位语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利用汉语的外位语来翻译英语句子里包含已知信息的成分。

1.The branch first mentioned above we refer to as image-oriented...

上面首先提到的那个分支,我们把它称作图象遥感……

2. They said from the beginning that these waves must be caused by some activity insidethe atom itself——the atom they could no longer believe to be the smallest particle ofmatter.

他们从一开始就说这些波必定是原子本身内部的某种作用所引起的,而原子,他们再也不相信它是物质的最小粒子了。

3. Materials like iron or copper,which carry the charges easily,we call conductors.Mate-rials like glass or dry wood or hard rubber,along which charges move with difficulty,we call insulators.

象铁或铜那样容易传导电荷的材料,我们把它们叫做导体;象玻璃、干木材或硬橡胶那样难于传导电荷的材料,我们把它们叫做绝缘体。

(参见拙文《汉语简单句的语序与强调》,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3期)

① H. Pual: Prinzipien der Sprachgeshichte,Halle,1937.


赵振才 编著.英语常见问题解答大词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第406-407页.
随便看

 

英语用法大全包含4017条英语用法指南,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文词汇及语法点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