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组 | had better |
释义 | ■ (had) betterhad better inf. (注意不定式没有 to)是很常用的结构。学英文的中国人一般都学过。但是它的用法和含义比较微妙。 1) 如果主语是 you,口气就比较强硬(比 should 和 ought to 重,但比 must 轻),有点居高临下的“规劝”、“忠告”、“正告”,甚至可能有点强制或威胁。使用时要小心。
另外,在形式上,往往 you had 或 you'd 略去,只剩下 better 一个单词。
2) 以 I 为主语时,表示自己打算马上或者很快要做某事(不用于长远的计划),是自言自语,但带有求对方理解或支持的意思。
主语是 we 时,是建议对方和自己一起做某事。
此时可以加一个“附加疑问”(tag question)缓和语气:We'd better go now, hadn't we? 回答同意,可以说:Yes, we had. (不能用 we'd)或 Yes, We'd better. 又例如:
前面说过,I'd better inf. 表示自己打算马上或者很快要做某事,是自言自语,但带有求对方理解或支持的意思。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件“某事”如果是不定指的(用 a 来表示),就不是客观已经存在的,而只是主观寻求或假设的。例如:双方在打电话,甲方觉得谈得太长了,不耐烦,就说:I have to go to a meeting now. It starts in five minutes. 但不可以说:*I'd better go to a meeting now. It starts in five minutes. 这是因为 had better 表示一种“寻求”,后面的 a meeting 并不是真正的客观存在(所以说“五分钟内开始”就不真实,听起来像是说谎),而 had to 则表示这个 a meeting 是真正的客观存在。 3) 以第三人称为主语,表示说话者认为主语所指的人应该如何如何。
同以第一、第二人称作主语的情况不同,以第三人称作主语时,可以把主动句转换成被动句。也就是说,以第一、第二人称作主语时,had better 属于“主语意向”(subject orientation);而以第三人称作主语时,had better 可以属于“话语意向”(discourse orientation),亦即这个“最好如何如何”既可以“替主语所指的某人着想”、“对主语所指的某人提出强烈要求”。
也可以转换为被动式,原来的直接宾语变为主语,此时就不是专门替某个人着想(即不再是“主语意向”),只是泛泛指出“最好如何如何”(即变成了“话语意向”)。
4) had better 没有“比…更…”的意思,不能用来作比较。
这一句应该改为:I would rather rest at home than go out in the rain. 或者 I had better rest at home instead of going out in the rain. 5) 也有不用 better 而用 best 的,但是这个用法带有一点古旧气息(同中文的“最好”倒是不谋而合)。
否定形式为 had best not go,疑问形式为 had (hadn't) + 主语 + best go...? 目录 |
随便看 |
英语用法大全包含2228条英语用法指南,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文词汇及语法点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